一道美食,代表全省人的脸面!河南烩面、湖南辣椒炒肉,你吃过吗
提到郑州的美食,肯定绕不过烩面。
烩面之于郑州,如刀削面之于山西、拉面之于兰州,不但本地人爱吃,外地人来了,也会先尝为快。
烩面产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历时几十载,因为口感好,充饥,且价格实惠而广受欢迎。
郑州也因此诞生不少烩面的大品牌,像萧记、合记、裕丰园等,味道都各有千秋,不分轩轾。
老一辈人大多喜欢烩面特有的羊汤味,还有些人会专门嘱咐店家撇些羊油放碗里,好像不腻不膻,就不是烩面。
而现代的年轻人,则大多不喜烩面肥腻的口感和羊膻之气;加之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也不满意它的出餐速度。
在郑州,有一家叫做“耀军烩面”的烩面馆,特意打出“不腻不膻,快速出餐”的广告语,加上其店面装修得简洁时尚,一时间,很受年轻人热捧。
2
耀军烩面的面汤,虽也用羊骨熬成,却无丝毫的膻味,这与其熬汤的工艺密不可分。
耀军烩面用的是内蒙的小山羊,熬汤用的骨是羊腿骨和脊椎骨。
洗净之后,将羊骨放入锅中,大火熬煮,十几个小时候后,将羊油捞出,另取锅,再次熬炼。
在炼羊油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往其中加入新鲜的蔬菜和草本调料,目的是为了去掉羊汤中的膻味。
熬制好的羊油,再重新兑入羊汤中,高速搅拌,而且用时很长,如此一来,羊油和羊汤就彻底融合一起了,这个过程称为“二次融合”。
这般手法做出的羊汤,色白汤浓,不腻不膻,配上劲道弹滑的面条,正好。
耀军烩面对烩面做出的创新不止是羊汤,还有羊肉。
传统的烩面大多放羊肉片,有的放羊肉丁,耀军烩面放的却是“羊肉卷”。
新鲜的羊肉,急冻之后,刨成卷,在羊汤中滚沸后,加进烩面里,羊肉卷很薄,更易吸汤汁。
耀军烩面里还有一把酸爽的酸菜和柠檬片,作为解腻之用。
耀军烩面的后厨预备了好几个小锅,每口锅里,只装一份面,大火煮,出餐特别快。
3
去郑州要尝尝烩面,那么,去长沙,就不得不尝一尝辣椒炒肉了。
辣椒炒肉被誉为“湖南第一家厨菜”,地位之高,不容置疑。
之所以称为“家厨菜”,也即是,家里的厨师都会做的菜。
以前的大户人家,家里都有厨师,当然,现在也有,不过寻常百姓的家里,家厨要么是老公,要么是老婆。
简单点说,辣椒炒肉这道菜,湖南的男男女女基本都会做。
这道菜在湖南大大小小的餐馆都有卖,家常嘛,但是,敢以这道家常菜作为店名的餐馆还真不多。
所以,长沙这家叫做“费大厨辣椒炒肉”的餐馆,不禁让人佩服其勇气,而且传承两代人,19年间,开了26家店。
费大厨辣椒炒肉敢以此做店名,确有其独到的手段。
首先,费大厨选用的辣椒,都是应季时鲜的辣椒,这些辣椒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只上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料,辣椒生得皮薄肉多,汁水丰沛。
其次,费大厨选用的猪肉,是宁乡的土猪肉,而且只选猪前腿肉;这些土猪不喂饲料,只喂五谷杂粮,喝的水都是矿泉水,加上经常跑动,肉质十分鲜嫩,并且,只用新鲜的肉,从不用冷冻肉。
最后,就是些小料了,费大厨用的酱油是特制的,蒜都是山东独头蒜,油也是非转基因油。
4
传统的湘菜,不只是辣,还重油重色,所以,有些湘菜做得很油腻。
现代人讲求养生,对于这些油腻的菜,大多失去了兴趣。
辣椒炒肉这道菜,其实算不得油腻,但费大厨仍旧担心与现代人健康的生活理念有抵牾,便特意从云南采购了一种菌子,叫做“兔耳菌”。
兔耳菌形似兔子耳朵而得名,口感十分爽脆,加上菌子本身也吸油,兔耳菌的加入,不但丰富了口感,还解了油腻,可谓一举两得。
现在的餐企,为了赶上食客和时代的口味,都在不断放大招、不断更新。
在此过程中,食材的更新,是至为关键的一步;其次,就是工艺的更新,可以是更机械化,也可以是在传统基础上做创意。
总而言之,随着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能生存下来的,只有那些拥有敏锐社会嗅觉、并及时作出改变的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