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系统韧性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中国正以其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展现出对全球农业挑战的引领作用。2024年10月,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在北京成功举办,聚焦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系统韧性问题,汇聚了国际组织负责人、科学家和企业家,展现了中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导力,并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了构建气候适应型粮食系统的机会。
中国在确保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望在全球农业挑战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加强南南合作,中国不仅能够巩固自身的粮食安全,还能重塑全球农业生产的未来。近期极端天气事件提醒我们,农业系统需要向更具韧性的方向转型发展。非洲,拥有全球60%尚未开垦的可耕地,面临着更大规模的挑战。由于严重干旱、土壤退化和极端天气等原因,非洲农业发展面临着与日俱增的风险。预计到2030年,非洲将有多达1.18亿极端贫困人口面临干旱、洪水和极端高温的威胁,非洲粮食系统的稳定将对全球市场和粮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在此背景下,中国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经验和领导力显得至关重要。中国已经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完全有能力推动世界构建有韧性、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系统。通过南南合作以及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等机构的合作,中国可以支持非洲农业转型,同时确保自身粮食安全。
中国在农业领域的成功不仅为自身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全世界提供了重要借鉴。20世纪中期,中国也曾面临粮食短缺问题。然而,通过技术研发、种植高产作物、引入先进灌溉系统,中国迅速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几十年来,中国通过创新增强了粮食安全,让数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中国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和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这些都适用于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农业创新引领者,中国可以帮助“全球南方”建立具有韧性的粮食系统。巩固南南合作、特别是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合作无疑有助于非洲大陆构建能适应气候变化的现代化粮食系统。非洲农业发展对于非洲各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都极为重要。非洲大陆拥有成为世界粮仓的巨大潜力。不过,若是不加大对研发和技术的投资,这种潜力可能永远无法释放。中国政府愿提供巨额资金支持,致力于推动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全球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