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学院作为省内科研创新的核心平台,近年来在科学前沿探索和产业需求对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前瞻性布局,已建立量子科学、智慧创制等16家研究所,科研实体总数增至42家。同时,通过积极招引,吸引了500余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加入,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此外,省科学院还与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
在4月19日于郑州举行的河南省科学院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对省科学院的重建重振进展和2024年的工作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指出,省科学院在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为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强调,省科学院将继续提升创新能力,打造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并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省科学院将重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于创新高地建设。同时,将加快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等关键项目建设,并推进引力波天文台等前沿科技项目的预研工作。
省科学院正逐渐成为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今年计划优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力争全年引育15支以上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此外,将赋予首席科学家更大的技术决策权和资源调度权,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并推进学位授权单位的建设。
为了将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省科学院采取了设立产业链对接服务中心、派遣科技特派员到企业等措施,以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今年,省科学院将聚焦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的培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争取得具有迭代性、颠覆性和原创性的科技成果,从而提升全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培育新的生产力。(记者 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