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县做优平台推动创新强企的调查
目前,中药提取已成为晨光集团正在研发的新目标。
一家“偏居”县城的企业,所产辣椒红色素连续多年占据着全球八成市场份额——晨光公司因此闻名遐迩。
“现在说晨光,仅提辣椒红色素,那就不了解现状了!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天然色素行业的领跑者,十多个产品居世界第一。即便是辣椒,也早跨越到辣椒油树脂以及药品萃取的行业顶峰了。”近日,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公司,当说起辣椒红色素时,技术总监高伟向我们补充道。
曲周,一个冀南平原农业县,何以成长出世界级产业基地?
靠创新驱动“第一要务”
——每家规模企业背后都有一两所高校科研院所做科技支撑
晨光集团展品室,一个阶梯式展台格外突出:低展台摆放着辣椒红色素、甜菜红色素等色素类产品,中间展台是辣椒油树脂、花椒提取物等香辛料提取物和精油,高展台是番茄红素、甜菊糖苷等天然营养及药用提取物、油脂和蛋白类产品。
“这代表了晨光产品由初级到顶级的发展历程。”高伟说,晨光公司在全球拥有21家子公司,产品包括四大类80多个品种,成为国际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主要生产供应商。
从县五金厂起步,1998年进入天然色素行业,短短20年,由门外汉成长为世界第一,靠的是什么?晨光公司董事长卢庆国回答得简短而又坚定:科技创新。
像许多在盐碱地上长大的曲周人一样,1973年中国农业大学到曲周设实验站治沙治碱,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对卢庆国影响巨大。
“亲眼看到,科技如何改变了生活!中国农大在我们骨子里种下了科技创新的基因!”卢庆国说,曲周不是原料产地,交通条件也一般,就是靠科技创新,晨光公司2014年、2017年两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拥有143项国家专利技术、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终于站到了行业顶峰,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曲周采访,“高新技术”“创新”不绝于耳。“每家规模企业背后,都有一两所高校科研院所做科技支撑。在曲周,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全民共识。”曲周县委书记郭新耀说。
曲周县因势利导,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号工程”,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重点、以科技为突破,党政合力搞帮扶、鼓励企业争专利、分类实施强培育,优化创新发展“软环境”,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升“硬实力”,培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日前,曲周县亿航车业等6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由此达到23家,居邯郸市前列。目前,曲周县已16年8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46家,长期与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保持着密切合作,科技创新为发展提供着强大动能。
搭平台激发“第一动力”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科研平台
规模小、行业散、企业家视野窄,往往成为县域企业向高端迈进的“绊脚石”。曲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又是如何破解这些“绊脚石”的呢?县长李凡说:“党委政府主动作为,与企业一起谋划、设计,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搭台才能激发动力。”
曲周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牵头,并有制度化的联席会议机制。“每年都要开展重点企业精准服务活动,聘请专业机构为企业创新开‘药方’。科技、工信、税务等部门还建有企业信息库,新注册成立的小微企业也会很快纳入视线,根据需要专项帮扶。”曲周县科技局局长顾爱云说。
对此,河北科伦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李月芬很有感触。“没有县科技局的引导帮助,使企业及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个微利行业中,我们可能早被淘汰了。”李月芬对记者说。
1969年建厂的科伦公司,201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发展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农膜企业。曲周县科技局到企业调研时发现,不少新技术可以申报专利,却因企业没有这方面意识而一直未进行申报。县科技局立即联系市科技局专业人员进行专利甄别,指导企业上报。“一下子报了8项实用技术专利,全部获批,一步跃进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标准。”李月芬说,公司很快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农膜行业在新三板挂牌的首家企业。
“不只是科伦,就是晨光这样的企业,起步时也经历了科技创新上的引导。”参与晨光集团申报首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的曲周县重点项目办主任马海鹏回忆,当时,县有关部门找上门去,动员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晨光公司还很犹豫。申报成功后一运转,才认识到高水平研发中心的重要性。
尝到甜头的晨光公司,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已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
今年是曲周县与中国农大合作45周年,双方合作共建的国家级绿色发展试验区正在紧张筹备中。目前,该县已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各1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2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家。“依托这些平台,我们将更好地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一站式管理、保姆式服务。”李凡说。
优环境广聚“第一资源”
——除中国农大长期在曲周设立实验站外,还引进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60多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晨光公司总部位于曲周县城,远离大城市的繁华舒适,却积聚了几十名博士、硕士。平原小县城,高层次人才找得来还能留得住,秘诀在哪里?
“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环境,县里竭尽全力为我们排忧解难,在这里可以塌下心来从事自己的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硕士、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博士后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晨光公司技术总监高伟,讲了自己的故事:到曲周工作后,夫妻两地分居,曲周县主要领导知道后积极协调,并求助市委领导,将他爱人跨省调到了邯郸工作。
同样选择到曲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实现人生梦想”的,还有从清华大学副教授岗位上辞职,到河北恒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的李庆峰。
恒博公司位于曲周县北部的骆庄村,距县城还有20分钟车程。就是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李庆峰一呆十几年潜心科研,使一家原本生产带钢的小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所产高纯氧化铝占据世界八成市场,非金属氧化物粉体材料成为国内龙头。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发展动力,也具有巨大风险,需要一个整体环境。以我们研发高密度ITO靶材来说,前后用了9年时间。期间,企业没有减少资金投入,县里不仅在政策上支持,还帮助我们建立了高水平实验室,联系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难题。创新创业,就需要这样的良好环境。”李庆峰说。
为解除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曲周县专门在工业园区附近划拨土地,建设专家公寓、职工小区、幼儿园、小学等附属设施,并配置高水平师资力量。目前,除中国农大长期在曲周设立实验站外,该县还引进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精细陶瓷、无机超细粉体、天然植物提取等领域60多名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并常年聘请中国农大、天津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科研机构研究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创新驱动依靠的是人才驱动。我们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出了聚才凤城计划,打造‘北京研发+曲周实践’,今年计划引进省外合作人才1645名,其中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正高职人才10名,博士生30名,使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广聚曲周。”郭新耀信心十足地说。
记者手记
政府要做企业创新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在曲周采访,我们看到了众多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变化,也同样了解到了创新之难。一位企业家表示,科技创新有时就是一种冒险,花费大不说,有时还可能因为研发方向、时间问题,使企业陷入困境。
如何消除对于科技创新的顾虑?如何搭建高层次、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如何让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带来的利益?曲周县委、县政府认清了自己在创新中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利用曲周多年来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形成的县校合作体系,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通过强化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助推创新转化,建立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模式,更坚定了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决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完整的模式,立体式的服务,以及整体环境的优化,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才能水到渠成。